採訪、撰文/張靖翊、攝影/孫藩沿

磨課師的發展需要校內相關單位齊心協力才能順利推動。製作磨課師課程也是如此,一門課程需要授課教師、課程助理,以及由智財權、專業攝影、多媒體設計等各領域專家組成的專業團隊,提供教師支持與協助方能完成。而如何拍出優質且受學習者歡迎的磨課師課程,更是各校關注的議題。本月聯盟會員特色報導,即專訪國立中正大學資訊工程學系的游寶達教授,分享其課程製作與經營的經驗,並提供未來希冀投入磨課師領域的教師寶貴的建議。

課程規劃與經營策略

游教授提到:「規劃課程需要先設定課程目標,再評估主要學習者族群,針對不同學習對象所規劃的課程內容會不盡相同。」磨課師課程可以使用多元的教學方法,不需侷限於傳統由教師單向講述課程,藉由設計案例與分析、融入時事議題,使得課程更加生動有趣。磨課師課程以教學影片為主、文字教材為輔,因此,良好的影片腳本設計,能夠吸引學習者的目光,進而選修課程,並提升修課率。

磨課師課程普遍存在完課率偏低的問題,談到課程經營,游教授認為完課率與討論區的經營是最重要的因素。游教授將學習者分為以下四種:第一種是按部就班完成課程的學習者;第二種是對課程有興趣也積極參與討論,但不想受測驗與作業拘束;第三種為遠距教學課程的學生,因教授指定前來註冊,會觀看影片,但不會參與討論、測驗或是繳交作業;第四種則是僅完成註冊便消失的學習者。因此,只要前三種的學習者佔了多數,游教授認為就不需要計較真正的完課率。

此外,為吸引學習者修課,建議可於課程中提供有趣的活動與多元的議題。磨課師的學習者不同於一般學生,多數人是因對課程感興趣而註冊,會較為主動觀看影片以及參與討論,若收到回覆的時間過長,就會降低其發問的意願。反之,如果教師與助教能夠提供較即時的回覆,就會提高學習者參與討論的熱忱。因此,在課程開放修課的時段內,教師和助教也可多於平台上帶領學習者們討論議題、強化互動性,便能有效地提升討論區的活躍度。

團隊支援與獎勵機制

中正大學為因應數位學習趨勢,建立專業課程製作與經營團隊,於民國九十一年成立網路學習工作室,並於兩年後改制為數位學習中心,製作將近五、六十門的課程。近年來,為緊密結合數位學習與終身學習兩者的關係,遂將二者合併為清江學習中心,綜合遠距學習與推廣教育,有效運用過去累積的經驗,投入現今磨課師課程的製作。

行政團隊提供教師所有行政層面與製課事務等相關支援,團隊包括數位學習諮詢專家、課程設計師、多媒體設計師等各領域專家;智財權方面則請中正大學財法系的姚信安副教授擔任顧問,為課程把關。期許從教學設計、腳本撰寫、拍攝課程、影片後製、品質檢核,到課程上架與討論經營,給予教師最完整的協助,讓教師能夠專注於教學。

綜上所述,可知製作磨課師課程並非易事,需要耗費教師大量心力去經營。為提升校內教師參與磨課師製作意願,中正大學依據《國立中正大學鼓勵教師開發教材實施要點》等相關規範,由校內及教育部獎勵大學教學卓越計畫經費提供教師課程錄製鐘點費、授課鐘點費等經費補助,以鼓勵教師開發教材、講授課程。此外,也聘用兼任助理輔助課程開發與經營,提供專業團隊從旁協助影片錄製、剪輯與後製,以有效減輕教師負擔,讓教師可以無後顧之憂、全心投入。

經驗分享與建議

有鑑於「易數邏輯」課程於國內平台開課多次並深受好評,累積不少對岸的學習者,因此,課程也另於Udemy平台開課,希望能讓世界各地的學習者都有機會修習。Udemy平台和國內平台基本功能相同,只是機制上有所不同。與國內平台一樣皆須通過檢核機制才能上架課程,其優勢在於學習者群龐大,課程即便沒有刻意宣傳,亦有多達480位學習者註冊觀看。游教授認為每個平台都有其優點與特色,不同的平台會有不同的使用者族群,建議別侷限於單一平台授課,可以多方接觸、向外發展,以提高課程的能見度。

除拓展課程傳播工具之外,游教授亦提到:「最重要的事情是找到有熱誠、有能量製作磨課師的教師。」學校不一定要硬性要求每位教師都投入磨課師的製作,但可以去挖掘合適的人選、針對積極性高、滿懷熱情的教師,提供其經費、人力等資源、協助課程開發,培養教師成為支援校內數位學習的中流砥柱。

結語

磨課師絕非單一教授、單一系所或單一部門能獨立執行。品質優良的磨課師課程製作不易,需要學校鼎力支持,各部門、系所間通力合作、互相協助,方能將課程品質臻至完善。游教授衷心建議各大學可以建立「校內人才資料庫」,尋找有意願、有熱忱製作課程的教師,提供協助並培養能力,未來當教育部不再補助時,才有足夠的能量永續經營線上課程,進而達到數位學習深耕校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