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蔡幸珮、攝影/孫藩沿、照片/羅逸珊

磨課師浪潮席捲國內各大專院校,但對於這項結合多項專業技能與知識的數位課程型態,學校除了全力支援外,如何運用校內資源,組成專業團隊、分工合作以產製課程,為大家所關切的議題之一。本次聯盟會員特色報導訪談東吳大學,就其校內磨課師課程發展的目標與經營策略、課程品質檢核機制、團隊合作與數位TA制度,以及動態課程拍攝等議題進行分享,冀藉由經驗的交流,提供聯盟會員參考。

課程發展的目標與經營策略

東吳大學於2016年開始大力投入磨課師課程的製作,因而得以有機會先觀摩其他學校的經驗來進行規劃。以深耕東吳的品牌課程發展的目標希望藉由磨課師這種新形態與高品質的數位課程,讓東吳的法學、商學特色課程在其領域中擴大影響力。在實務規劃上,法規面著手,制訂「東吳大學磨課師(MOOCs)課程實施要點」,向校內申明東吳大學推動磨課師的決心與相關配套措施,以吸引老師投入磨課師課程的製作。此外,並明訂各項補助與獎勵規則,在課程補助方面,除教育部補助課程依統籌分配金額為準外,經校內評選之課程最多補助30萬元,局部更新最多補助15萬元,並可計入教師授課時數。校內經營策略方面,除一般的平台上架,並將磨課師課程學分化,成為校內正式選修課程之一,學生可以直接在選課系統選課修習,約9週的課程可抵一學分。而在對外的經營上,則依課程屬性與相關的外部機構合作,例如與籃球、排球單項協會合作,規劃初階、進階、教練等不同程度的課程,並朝向證照課程的目標邁進。

課程品質的檢核機制

課程品質檢核主要分為兩項重點進行,第一項是智慧財產權,第二項是內容品質審核。「預防重於治療」是東吳大學處理智慧財產權的原則,因此對老師和團隊都會先進行正確觀念的教育訓練。製作的數位課程內容,包含課程設計與PPT等項目也都會進行相關的智財檢核,鼓勵以自製內容為原則,避免衍生智財疑慮。完成後的課程影片,會由中心主任等校內主管進行最後的檢核,過程中有任何疑慮,可以諮詢校內法律專家。在內容品質檢核方面,同樣必須經過老師、中心主任與校內相關主管檢核,並送外審確認,如此一來方可確保課程影片的品質。

團隊合作與數位TA制度

磨課師課程的製作需要多樣的技術與支援,非一己之力可以獨力輕鬆完成。東吳大學主要由教學資源中心主導磨課師課程業務,並由「教師教學發展組」負責輔導、協助及推動教師發展課程;「學生學習資源組」負責數位TA培訓;「教學科技推廣組」則負責規劃、建置相關硬體設備與課程推廣等。在校內沒有多媒體相關科系的限制下,校方活用了數位TA制度,提供完整的申請、培訓與考核等機制。在數位化時代,學生對相關技能相當有興趣,如PPT視覺化、拍攝技巧、課程經營等,加上校方的強力宣傳,短短一年內就有3倍以上的學生報名參加數位TA培訓,人數從20幾位增加到70幾位。培訓活動依照同學的興趣分為行政、課程經營、後製、視覺規劃等小組。有別於傳統的遠距課程,磨課師課程的製作更具挑戰性,數位TA除了可以提供老師強大的課程製作後盾,也讓學生習得一技之長,形成校方與學生雙贏的局面。

動態課程的製作經驗分享

在課程的實際拍攝上,相對於棚拍課程,動態課程相對複雜。例如女排課程的錄製,除了前製階段反覆討論課程的深度與廣度,教案完成後還須與各個球員討論分節對應的技巧與動作。另外,適切的課程拍攝場地尋找不易,光線多元、環境整潔度、空間噪音等都是影響錄影品質的重要因素。而為了配合多角度的動態呈現,必須同時出動3架固定攝影機、1架空拍機,以及扣球專門攝影攔網的夾式攝影機,才得以順利完成各項細節與全景的拍攝。因此,建議在進行動態攝影時,需要一次多機,並儘可能同一時間點多錄製影片、安排固定時間錄影以排除光線問題,並搭配完善的腳本設計,以期讓從攝影到後製的成員都能清楚知道每段的重點拍攝內容,才能夠順利完成複雜的動態課程錄製。

結語

東吳大學藉由磨課師課程的製作,將之前的數位教材和遠距課程進行整併,以集中資源產生更大的效益,讓老師與學生有更多的選擇。未來,計畫將整併後的課程資源與外界喬接,例如與各個單項協會合作,發展不同深度的運動類課程;與知名數位平台合作,提供多元的熱門議題以作為業界進修的管道;與姊妹學校合作,建立學位學程與開放學院,以期提升磨課師課程的效益。